上一期文章花席整理了一些游戏中经常存在的误区,有一名【骨灰】粉丝提出一个疑问,锦帆军是不是有问题?这个问题很值得思索。
【花席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锦帆军】
1:锦帆军文字描述是否有误
2:锦帆军实际伤害0-4000?
3:锦帆军与克敌制胜联动,是否有BUG
4:锦帆军与其他兵种对比,弱爆了
【骨灰】问:技能描述是40%概率溃逃,对溃逃武将造成普攻会造成额外伤害,实际上额外伤害也受到40%概率的影响,描述不符。
【锦帆军游戏内介绍】
1:部队普攻时有40%概率让目标溃逃2回合,
2:若目标已经溃逃,则造成兵刃伤害,并且恢复伤害量30%的兵力。
3:若甘宁统领,则提高友军6%会心
1-2两句话可以分为两种意思理解。
理解1:普攻有40%概率溃逃,普攻已经溃逃的目标,有100%概率造成伤害。
理解2:普攻有40%概率溃逃,可目标已经溃逃怎么办,不再刷新溃逃,而是造成伤害。
不论从文字顺序角度,还是从技能平衡性角度,第二种解读是正确的。
看【火炽原燎】战法:这个战法是如何解读的?
对2-3人释放灼烧状态,如果目标有灼烧就造成兵刃伤害。
注意,是对2-3人释放灼烧
如果对2个敌人释放灼烧,没有向第3个目标释放灼烧,然而此时第3个目标身上已经有灼烧状态,会造成兵刃攻击吗?
结论:
施加灼烧状态,才是触发后续兵刃攻击的前提条件。
【火炽原燎】这个战法所有玩家都能清晰的理解,只有释放了灼烧,才有可能造成兵刃攻击。
那么锦帆军的文字描述就显而易见了,只有先释放溃逃,才可能触发兵刃攻击。
可以忽视这一部分内容,但花席建议可以看看。
【分号;】具有转折、并列、承接、因果很多含义。
【承接关系】
队伍普攻时,有40%概率令目标溃逃;若目标已经溃逃,则造成伤害。
【并列关系】
队伍普攻时:有40%概率令目标溃逃;若目标已经溃逃,则造成伤害。
上面两句话的标点符号不一样,并列关系和承接因果关系不同点在于标点符号不同。
【逗号,】分号前面是逗号,说明具有连贯性。
【冒号:】分号前面有冒号,表示后面的话是并列关系。
所以从文字的标点角度看,没有冒号说明普攻后面的话是具有连贯性的,并不是并列关系。
有时你看到锦帆军3000伤害,
有时你会看到锦帆军200伤害。
其实这不是锦帆军的全部伤害,有一部分伤害被隐藏了!
例如这份战报中,太史慈9865+4759=14624伤害。
而总伤害统计中,太史慈有17728伤害,17728-14624=3104伤害,这3104伤害就是锦帆军伤害的一部分,程普还有405伤害。
最终这个锦帆军造成3104+1049+405=4558伤害,所以锦帆军伤害不低,只是显示问题。
【溃逃效果】
看上面的文字,由于太史慈【锦帆军】的溃逃效果,造成伤害。
这一部分伤害被计算在太史慈身上。
【直接伤害】
上面的文字,由于左慈【锦帆军】的{锦帆军}效果,造成伤害。
好处是能直接的知道有多少伤害是【二段伤害】的直接伤害,
坏处是可能忽视溃逃伤害,认为锦帆军伤害不高。
既然描述和实际伤害都没有问题,那么锦帆军还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?
【这一点不对劲】
按理说锦帆军是兵种战法,优先级高于突击战法,那么应该先触发锦帆军,然后触发突击战法。
事实上是先触发突击,然后触发锦帆军。
顺序颠倒导致不一样的战法联动效果。
锦帆军+克敌制胜本来是个不错的联动,溃逃后有70%概率触发虚弱。
然而实际使用中效果一般,就是因为先触发克敌制胜,后触发溃逃,克敌制胜不是每回合触发一次,想碰到溃逃难度增加了。
花席觉得只有这一点算BUG,对触发联动影响非常大,而且触发回血后能造成更高的伤害。
看似不错,其实没有优势。
溃逃2回合造成120%伤害,直接伤害是110%。
【大戟士】
大戟士虽然只有35%概率触发兵刃伤害
但太史慈带大戟士就是比锦帆军伤害高,或许溃逃效果可以被净化是一个原因。
见到过有玩家吐槽太史慈和孙权带锦帆军"0"伤害,敌人有刮骨疗毒、有草船借箭就是锦帆军"0"伤害的原因,溃逃被净化了!
一部分溃逃伤害没显示在锦帆军中,另一部分溃逃伤害被净化,导致无法触发二段伤害,所以锦帆军明面不显示伤害。
那锦帆军还有治疗效果呢?
治疗效果是二段伤害时恢复一定兵力,用大戟士一段伤害就已经降低敌人更多的兵力,同样是减少敌人的伤害。
所以带万箭齐发、带神上使追求让锦帆军触发二段伤害其实没意义,因为二段伤害比一段伤害多不了什么,而万箭齐发、神上使能覆盖锦帆军,让锦帆军伤害更低。
总结:锦帆军伤害不高不低,还算过得去,带上太史慈也能打出3000-5000伤害,如果是太史慈+孙权伤害会更高一些,只是因为弓箭兵只有锦帆军是依靠普攻的。
4-6赛季孙策势力的太史慈和孙权可以玩枪兵带上大戟士,伤害轻松超过锦帆军。